我国有项古老的传统节日,叫端午节,这个节日已有两千余年历史,那么端午节究竟源自何处呢?下面我们详细探寻一番。
端午节的由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一天正值仲夏时节。依据《荆楚岁时记》所述,古人认为仲夏时节适合登高,而五月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月份,首个午日尤为适宜登高顺应阳刚之气,因此五月初五也被称作“端阳节”。端午节亦有多重别称,例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以及“浴兰节”。此节日在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广泛流传,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
端午节发源于华夏大地,起先系古代百越族群端午节的由来。,于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区域,为敬奉龙图腾而设的庆典,百越地域在春秋纪元以前,常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以赛龙舟之式开展部落图腾祭祀的惯例。后来因为战国时楚国(今湖北)的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投汨罗江死了,当权者为了塑造忠君爱国的形象,把端午节定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另外一些地方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的习俗。
端阳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日子,里面包含诸多文化内涵,这些节日里的风俗习惯都是国家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世世代代不忘本,继续传承下去!
2022年端午节日期
2022年端午节是6月3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为历史悠久的中华节庆,发轫于春秋战国年代,延续至今已逾两千载光阴。关于端午佳节的缘起与神话端午节的由来。,流传说法纷繁复杂,兹列举四种予以说明。
源于纪念屈原
根据《史记》中“屈原贾生列传”所述,屈原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重臣,主张选拔贤能之人,致力于使国家富裕和军队强大,极力推动与齐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却受到贵族子兰等人的激烈阻挠,屈原因此遭到诽谤而被罢免职务,被逐出都城,最终流放到沅水和湘水一带。在流放期间,他创作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风格独特,影响广泛,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作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占了楚国的都城,屈原目睹国家遭受侵略,内心痛苦万分,却始终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园,在五月五日,完成最后的诗篇《怀沙》之后,怀抱石头跳进了汨罗江,用生命谱写了一首感人的爱国民歌。
屈原离世的消息传开后,楚国民众深感悲痛,成群结队前往汨罗江畔追思他。渔民们驾驶小船,在江面上反复搜寻他的遗体。其中一位渔夫取出事先备好的米糕、禽蛋等祭品,将它们“咚咚”投入水中,声称这样能让鱼虾蟹吃饱,从而不伤害屈原的身体。其他人看到后,也纷纷效仿这一行为。一位年长的医生取来一罐雄黄酒,将其倒入江中,声称此举是为了让蛟龙水兽昏迷,从而避免它们伤害屈原先生。后来,人们担心饭团会被蛟龙吃掉,于是想到用楝树叶包裹饭团,再在外面缠绕彩色丝线,最终演变成了棕子。
从今往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会举行龙舟比赛,并且会吃粽子,还会饮雄黄酒,目的是为了缅怀那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还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讲述的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本名员,是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哥哥都遭到楚王杀害。子胥后来离开黑暗的楚国,投奔光明的吴国,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最终在五次战斗后攻入了楚国的都城郢城。当时楚平王已经去世,子胥掘开楚平王的坟墓,鞭打他的尸体三百下,以此作为向父亲和哥哥复仇的方式。吴王阖庐去世后,他的儿子夫差继承了王位,吴国的军队斗志旺盛,接连取得胜利,越国遭受重创,越王勾践请求停战,夫差同意了。伍子胥提出,应当完全消灭越国,但夫差不采纳他的建议,吴国的大宰接受了越国的贿赂,用恶毒的言辞诬陷伍子胥,夫差相信了这些话,赐给伍子胥一把宝剑,伍子胥因此自尽身亡。伍子胥原本是忠诚正直的人,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临终前对邻居交代:“我死后,请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以便亲眼见证越国军队攻入并灭亡吴国”,说完便自尽身亡,夫差得知后勃然大怒,命令将伍子胥的遗体装入皮革,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投入钱塘江,从此人们便将端午节视为纪念伍子胥的节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第三个故事,讲述的是东汉时期孝女曹娥营救落水父亲的事迹。曹娥是东汉上虞人氏,其父不幸在江中溺亡,多日未能寻获遗体。年仅十四岁的曹娥,不分昼夜沿着江岸痛哭。十七天后的五月初五,她也投江自尽,五天后人们打捞起她的遗体,并发现她紧紧抱住父亲的尸体。这一奇事被当作神话流传开来,后来传到县令耳中,县令命令度尚为她立碑,并请他的弟子邯郸淳撰写颂词以示哀悼。
曹娥的孝子墓位于今天的浙江绍兴,据说那块曹娥碑是晋朝的王义所题写的,后人为了缅怀曹娥的孝行,在她投江的地点建造了曹娥庙,她生前居住的村落更名为曹娥镇,她为父殉道的地点被称作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发现了许多出土文物,通过考古研究可以确认,当时存在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色的文化遗迹。这种遗迹的族群,据专家分析,应该是一个以龙为图腾崇拜的部族,后人称之为百越族。从出土陶器上的装饰图案以及相关历史传说可以了解到,他们有剃发纹身的习惯,生活在水边,并且自认为龙的后代。他们制造的工具,多数是石制的,也配备了一些铲形、凿形的微型青铜器物。在作为日常器皿的陶制容器里,带纹饰的炊具是他们的独有之物,可以视作该群体的象征之一。即便到了秦汉时期,百越族群依然存在,他们所开创的端午节,原本是用来纪念先祖的节日。经过漫长的岁月演变,众多百越族群已融入汉族大家庭,部分则发展成为南方众多少数民族,所以端午节被看作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