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大学生缘何钟情考古文博?选专业后有何挑战与出路?

专业选择2025-10-20 21:14:31佚名

新生为何对考古与文博产生兴趣?选择这些专业后要克服哪些难题?未来怎样把热情变成工作?记者访问了即将攻读考古、文物保藏、非遗传承专业的学生,也请教了这些行业里学有所成的学者和从业者。

屈原的橘树、伍子胥和孙武的生死之交、子路的冠冕之死……苏席谈到,由于她对考古和历史抱有兴趣,她不仅观看了《典籍里的中国》的全部集数,而且几乎能够复述出每一集的情节内容。

苏席在初中阶段贝语网校,就对于博物馆里的展品、古代遗物以及先贤的生平事迹等具有历史内涵的物件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抱有极大的热情,热衷于借助这些历史遗存,去揣摩和体会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思想情感,以及个体生命的历程,她渴望将这份痴迷付诸实践,于是在她十七岁那年,在征得双亲的许可之后,她将自己心仪的西北大学考古学科,视为了高考填报志愿时首选的目标。

早先时候,考古、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被视为不受重视的少数方向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但现在,它们却是一些年轻人热衷的选择。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发布的一份针对00后高考志愿的报告表明,在人文学科门类中,最受学生欢迎的前三位专业依次是历史学科、文物与博物馆学科以及考古学科。

考古文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_准大学生考古专业选择困难挑战_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

苏席清楚地意识到,由于众多博物馆及文化历史类节目持续走红,考古学科正变得越来越受关注,逐步从鲜有人问津的边缘领域转变为备受瞩目的热门选择。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关玥目前正等待录取信息,她来自河南,是理科生。在填报志愿时,许多亲戚朋友建议她考虑电气工程自动化方向,因为该领域就业前景较好,但她一直期望能进入敦煌研究院工作,所以果断选择了文物保护技术这个专业。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面对亲友的询问,关玥毫不动摇,她清晰记得,高中时期从一本刊物上了解到湖南女孩钟芳蓉,她执着地选择了考古学科,并且阅读了“敦煌女儿”樊锦诗在《相守,一世千年》里表述的观点:无数心系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青年学子,即便在物质条件异常匮乏的状况下,即便面对辽阔沙漠的孤独,依然日夜兼程,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

准大学生考古专业选择困难挑战_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_考古文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安徽考生张圣娴把云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当作首选目标,因为她对往昔充满好奇,又痴迷于文物修补的技艺。她说,当自己亲手把破损的老物件修复完整时,内心会涌起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最开始家里人很不看好,觉得学完之后没出息,就业市场也差。张圣娴坦言,自己确实对那门学问很感兴趣,同时一直开导父母,讲明那领域虽非热门,但总得有人承担,只要自己学扎实了,工作自然不愁。渐渐地家里人从勉强应允转为全力支持。

关玥出身于乡野之地,但双亲并未阻拦她追求理想的步伐。父亲曾于她生辰赠予一册《我心归处是敦煌》。填报志愿之际,学识有限的母亲叮嘱她,要选择心仪的学科,凭借勤奋达成心愿。

学如逆旅,一苇以航

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_准大学生考古专业选择困难挑战_考古文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武汉大学考古学博士王清荔谈及自己的求学之路时说,受纪录片和有关书籍的影响,她从初中阶段起就立志要从事考古学研究工作,因为高中就读的是理科课程,所以大学期间她选择了文物保护技术方向,在毕业后又通过了研究生考试进入了考古学专业继续深造。

刚听说我要从事考古研究时,很多人都不明白,有的惊叹说,那可真了不起,也有不少爱开玩笑的人打趣说,以后就要去盗墓了。王清荔说明,实际上要掌握的知识远非看起来那么容易,多数考古专业都会设置断代研究、实地考察、文物绘制、遗物摄像等科目,各门课程的学习重点各不相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很高标准。

到田埂上体验实践或开展探索,是考古学科子们无法回避的课题。手持洛阳铲、翻动泥土、搬运土方,还要对掘出的土壤仔细审视,缺少专业的考古设施,偶尔能发现些文物,多数时候却空手而归。

苏席坦承,想到未来或许要去田野从事体力劳动,内心确实感到不安,但是,比起被困在不感兴趣的专业和岗位上,她更愿意为热爱的专业投入努力和汗水,学习任何专业都不容易,为何不选择自己钟情的领域呢

准大学生考古专业选择困难挑战_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_考古文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自从决定学习这个领域,关玥就明白接下来要面对的种种,不过她表示,毕竟十八岁的人生才刚刚启程,自己有胆量也有时间去进行一番大胆的探索。

为爱发电,未来可期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副教授曹斌谈到,考古及相关学科虽然算作比较不受重视的领域,不过从业前景良好,职业发展也比较稳固。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最新通报,2022年,我国新登记注册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家,位居世界前列,与2012年3069家的数量相比,增加了整整一倍。文旅部有关负责人透露,“十四五”规划期间将强化考古学科建设,同时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目标是到2025年,文物科研人员数量将提升四分之一。

曹斌着重指出,年轻人选择专业时,个人兴趣是关键因素,不应盲目追随流行领域,因为热门学科往往竞争更严峻,需要仔细评估该领域是否与自身特长相符。如果学生对考古领域怀有热情,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再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将来能顺利进入相关职业圈。

准大学生考古专业选择困难挑战_考古文博专业就业前景分析_学考古较好的大学是哪个

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对考古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全国每年考古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及博士毕业生总数大约在两千人,但全国考古学专业机构对人才的需求量远超这个数字,所以选择报考这类专业,已经不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而是有了现实基础作为保障。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张景峰表示,考古、文博及文物保护这些学科,既需要操作技能也需要思维活动,既涉及实际操作也包含理论知识,是文科领域中同理工学科关联最为密切的专业。这就意味着,学生们在学习基础理论之外,还必须积极参与实践训练,也就是考古学界所说的进入田野进行工作。一旦开始工作,只要能力保持稳定,持续努力,就能取得一定成效,甚至获得显著成功,这难道不值得尝试吗?只要拥有足够的热情和活力作为动力,那么在工地上所承受的艰辛也就微不足道了。

考古、文博、文物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这些学科领域都十分吸引人,当前考古活动环境持续改善,早已不是往昔那种日晒雨淋、粗茶淡饭的困苦状况,学子们只要练就过硬技能,把课堂知识融会贯通于实际工作,便无需担忧。

王清荔同时学习过文物保护和考古学,她以过来人的身份坦言,选择这些领域深造,应当将研究资料和实地考察阶段视为考验,以此判断自己是否真正倾心于该学科。“这好比寻找伴侣,需要与专业持续相处,若彼此契合,便应坚持前行,若不相符,亦可考虑变换跑道,毕竟都曾为所爱付出过心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